​中秋国庆能来/离郑吗?进出郑州较新规定来了!

搜狐焦点郑州 2021-09-18 09:15:3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关于隔离、核酸检测!

郑州发布较新提示:倡导在郑过节!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办公室发布重要提示

中秋、国庆“双节”假期临近,人员流动性加大,旅游、聚会等活动增多,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增大。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全市人民度过健康、平安、祥和的假期,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做好“双节”疫情防控工作提示如下:

一、倡导在郑过节。广大市民朋友要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变化,避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提倡全体市民尤其是学生、教职员工在郑过节,倡导近郊游、周边游,非必要不出省。

二、强化主动报告。拟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入郑人员、排名前列入境点解除隔离后入郑人员,请提前48小时向目的社区(村)报告,途中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抵郑后主动配合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健康码非绿码人员,请排名前列时间向社区(村)、住宿宾馆等报告,如实提供活动轨迹和个人健康状况,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小编提醒:在郑州本地宝对话框发送“风险”即可获取国内各地疫情风险等级查询入口!】

三、减少聚集聚会。假期不提倡聚集聚会,特别是大规模聚集。提倡婚丧简办,宴会要尽量压缩规模、减少人数。承接宴会的宾馆酒店应制定宴会疫情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戴口罩、测温、查验健康码、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的人员不得参加宴会等聚集性活动。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休闲娱乐等场所要根据有关规定控制消费人数。各旅游景区要严格落实预约制度,控制游客瞬时流量,引导游客错峰旅游。

四、加强重点场所防控。酒店、餐饮店、图书馆、商超、农贸市场、景区景点等公共场所,影剧院、酒吧、网吧等娱乐场所要严格落实测温、健康码查验、佩戴口罩、定期消毒通风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发现体温异常、健康码非绿码人员应立即向社区报告;公共场所和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要坚持“一米线”,并安排专人进行引导分流,督促进入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五、强化个人防护措施。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时刻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就近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有序接种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请符合接种条件且无疫苗禁忌症的市民朋友,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共筑免疫安全屏障。节假日期间,全市各疫苗接种点均可正常接种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9月16日

进出郑州较新规定汇总

进郑——

低风险地区人员入郑:来自低风险地区的人员(包含自驾、火车、高铁、飞机等各种交通方式),只需出示健康码绿码(个别场所可能会要求出示行程码绿码),无需隔离,无需核酸检测

注:自8月26日以来,有福建省莆田市旅居史的入郑人员,须排名前列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或住宿宾馆进行健康申报,按要求配合落实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

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郑:需集中隔离14天(期间进行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检测)。对于在旅居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中高风险地区之前14天内已抵郑人员,继续落实“居家医学观察至离开当地14天和核酸检测(必要时血清抗体检测)”措施。

注:拟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入郑人员、排名前列入境点解除隔离后入郑人员,请提前48小时向目的社区(村)报告,途中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抵郑后主动配合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

入境进郑人员:需集中隔离14天(期间进行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检测)。在排名前列入境点治愈或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当地治愈或解除之后,在排名前列入境点继续实施过14天集中隔离的,入郑后须居家健康监测14天并进行核酸检测;未继续在排名前列入境点实施过14天集中隔离的,入郑后继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然后再居家健康监测14天,并进行核酸检测。

出郑——

目前郑州全域均属于低风险地区,依据较新公告,所有离郑交通方式(高速自驾、火车、高铁、机场),均不需要再提供双证:核酸证明和离郑证明

一般情况下,离开郑州去外地不用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也不需要隔离,但是要以目的地的防疫政策政策为准。所以小杰在此建议,大家出行前需要先查好目的地的防疫政策,可拨打当地市民热线进行咨询:区号+12345。

以郑州举例:0371+12345

特别提示:

1.如果遇到需要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登机或乘坐火车高铁的情况,要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2.如非必要,近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以及疫情相关地区,如必须前往,请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