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恐怖故事:家长群因为这件事闹翻天了......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坐标---郑州。
前言
最近电视剧《小舍得》带火了年度教育热词---“鸡娃”,许多家长更是坐立不安了,加快了四处打听名校入学渠道和学区房的步伐,势必要在这场“战争”中抗战到底!
一线城市的鸡娃圈已经悄然从精英小众群体蔓延到了大众视野,郑州的父母对此话题如何看待呢?
讲述者——大象学区家长:鱼丸妈妈
1
突如其来的焦虑
昨天娃的班级群和家长群同时炸锅了,原因竟是因为学校规定下午放学时间延长1个小时,用于集体课外活动。
起初看到通知时并没有引起我内心的波澜,因为平时4点20放学后,娃都会去球场胡疯一个小时,回来吃饭写作业洗澡睡觉,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来说,这样的生活我认为是如此正常,学校延长的活动时间正好也算是锻炼身体了,挺好。
真正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到了晚上,在没有老师存在的家长群里关于这个话题不断的发酵,意见声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我才意识到,原来多数家长们愤怒不满的原因竟是因为这宝贵的一个小时严重打乱了晚上各种培训班、辅导班的时间,语文、数学、英语、书法、舞蹈、编程等等统统要调整让步,甚至是娃们的晚饭都要妈妈们提前做好带到培训班匆忙的吃掉。
生娃八年,一向佛系散养式教育的我没了睡意,回想着每天娃在球场瞎胡跑的背影,我似乎有些明白他为什么考试总是倒数了。一股焦虑感汹涌而来,这种惆怅并不是因为觉得自己教育理念的失败,而是当我还在沉迷于“张星星爸爸”的梗中笑的不能自拔时,突然发觉原来一直处在“鸡娃”当中却浑然不知。
2
“鸡娃”?
别的家长:“你孩子报英语班了吗?”
我:“没有啊。”
别的家长:“都二年级了还不报,你可真能沉得住气!”
我:“........”
我必须承认,我绝不是“鸡娃本鸡”,甚至还有些排斥这种行为。尤其是这两天朋友圈疯转的一线城市鸡娃内卷教育的文章,让大多父母的焦虑火上浇油。
虽然比不上北京的严重程度,但我相信郑州这样的父母孩子也不在少数,也许能躲过家长群的尔虞我诈、溜须拍马,但一定躲不过鸡娃群的“凡式”晒娃、焦虑轰炸。
作为排名前列代独生子女,我爸妈对我并非溺爱,但一向遵循我的意愿行事,当然我的意愿就是自由和玩,所以我并没有上过各种培训班辅导班,成绩一直处于中上等,顺利的考上非重点大学,顺利的工作,没有过人之处但也不差,所以当我生出来的也是个平平无奇的孩子时,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大概是人以类聚,我身边的朋友们几乎也是这样的状态,都认为孩子的童年应该是有时间玩耍的,每当看到有些家长带娃奔波游走在各种培训班的路上,我更愿意把时间用于带孩子出去旅行看世界,毕竟看过大千世界的孩子眼界更宽,追求自由的灵魂更无羁绊。
3
平平无奇的孩子
别的家长:“我们孩子说了以后要考清华、考北大!小朋友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啊?”
我的娃:“开超市,免费吃零食。”
别的家长:“........”
前几天晚上睡前,娃对我说他看了一个视频,十几个大哥哥比赛赛跑,有一个突然摔倒了,其他人看一眼赶紧绕过去继续争分夺秒,只有一个男孩儿掉头回来把摔倒的同学扶了起来接着跑。
最后娃说了一句:姥姥说了,学习不是最重要的,人品才重要。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心里的重点一定是“学习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次语文考试没有考好是不是也不会挨揍”。
但我还是压住了惆怅以温柔的语气把重点转到了后半句,借机告诉他人品的重要性,通过他的眼神我相信他一定也听进去了。
对于一个二年级成绩稳定处于下游的,开始有点小心思的小男孩,每次考试成绩但凡有一点点进步我都会感到高兴,并鼓励他只要进步,不怕走的慢,只要身心健康,不怕平平无奇。
4
“鸡娃”本无错,要看如何做
01“鸡娃”
也许等娃到了高年级,我也会随波逐流被卷进鸡娃的浪潮中。“鸡娃”本无错,毕竟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老鹰策略”更适用于“鸽子策略”。
但除了“素鸡”、“荤鸡”,我认为在人格品德、看待事物的心态上,去“鸡”励孩子更为重要。
02“鸡自己”
也许和大多数全职妈妈们有所不同,生孩子并没有影响我的职场生涯,反而在这近十年间,我慢慢学着如何平衡家庭生活孩子和工作之间的微妙关系。
职场上的弯路教会我的成长,我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思维,每天不断接受新鲜事物,也会由此重视孩子看待问题和世界的视野的能力,业余时间,我会坚持学习插画,用实际行动告诉他要坚持自己的所爱,要让生活变得有趣。
虽然做的还不够好,毕竟我也是排名前列次做妈妈,也会有各种焦虑,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一起成长。
以上也许是一部分家长的心声,不知道其他虎爸虎妈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